作者:manjusri
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是露天电影,但露天和加片无关,全国人民在看大片前都要加片,具体内容忘了,可能有新闻或者教育普及之类的,有时候,最恐怖的是加片比大片还长:)
在正式介绍AL新ME之前,我们先多历史总结一下,在第一章里,忘记了一个最一种广泛使用的城域网方案,看了一下印度鬼子视频的开头才想起来:SDH的城域网,除了支持传统的TDM业务,其实主要提供的是business业务,包括企业专线和转售,具体方式可以是直接的E2E SDH管道,也可以是在城域用SDH,在CORE用IP,下面简单罗列一下需求和技术
基本需求:
语音:需要好的QOS和HA,可以是TDM的SDH,或者后来支持TDM的ATM
数据:需要低成本的大带宽,那么ETH最好
那么再看一下基本技术:
SDH:提供的是没有弹性的硬管道,天生就是要支持语音业务没商量,但是数据业务时要复用的,这个SDH搞不定,成本好差和一个数量级。
MSTP:从解决TDM/ATM/IP共传输上看,很好,这里的IP,如果单纯的提供EOS,而没有任何L2/L3的收敛,就和SDH没有区别了,甚至比SDH还差,所以一定要提供L2/L3功能,无论是内置到MSTP设备还是增加独立的SWITCH/ROUTER。MSTP是对SDH的成功优化和拓展。
ATM:ATM本身是基于数据的,能够提供复用,目的是同时完美承载TDM和IP,实际结果是都做了,但是都没有做完全。TDM并没有完全到ATM上,基于历史的legacy,只是新的语音业务NGN/3G切过来了,而原来的PBX和2G并没有全部且过来,许多运营商采取的是自然消亡到一定程度,还没死再切换的方式,比如VOIP就是随着ADSL来切换,ADSL足够多的时候,就全部切到NGN,2G切换的很少,无论如何,ATM支持语音业务是成功的;看数据业务,ATM不是那么成功,具体分析见上一章,对于固网的数据,更差一些,对于3G R4之前移动数据,应该说马马虎虎算是过得去。
那么增长最迅速的是数据业务,21世纪初是ADSL泛滥,迅速淘汰窄带拨号的时期,华为在以超大容量超低成本的窄带接入几乎在一夜之间打垮思科在窄带接入市场后,还没转过神来,还试图推出宽窄一体的接入产品来过度一下的时候,ADSL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立马淘汰了这个产品,从成功到失败,都不到一步的距离,战场不相信眼泪,所以也来不及擦眼泪,就迅速投入到ADSL的广阔天地的斗争中去了。数据流量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营商必须想办法解决带宽问题,同时也不能一点QOS和HA不考虑,所以这个时期的掀起了城域网建设的高潮,但主要技术还是基于MSTP的EOS或者单独的传统以太城域网。
DSLAM直到现在都是整个网络接入部分的核心,美其名曰MSAN(multiple service access node,大家可能是太喜欢微软了,所以什么都想MS),应该有很多故事,笔者不是做这部分的,了解有限,在后面的seamless MPLS会多说几句。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一下ATM DSLAM和IP DSLAM之争,很明显,这是男哥IP领域三大英明决策(全系列以太网L2/L3交换机、IP DSLAM和10G SWITCH/ROUTE)之一,前二者硕果甚丰,让华为苦不堪言,而最后一个,在开始让华为难受的时候,港湾折了,弹指一挥,5年美好时光烟消云散,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在记忆里。男哥英明,IP DSLAM的标准,好像在ATM DSLAM热了一年后就出来了,并迅速成为主流,但是这里,ATM网络这个绊脚石,在不少程度上阻碍了IP DSLAM在某些没有合适的城域网而有不错的ATM网络的国家和运营商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恶果是今天某些运营商在做ATM DLSAM迁移的时候有点痛苦。华为自从没了男哥,而宝哥重病,再无CTO,实践证明最强的小徐并无力替代男哥和宝哥,任老板能在多年没有CTO的情况下仍然领导华为披荆斩棘,不得不佩服任老板的彪悍和雄才大略,在让人对任老板离去后的华为担心的同时,也多了一层放心,华为即使没有任/李/郑的大英雄,也还是有很多能人支撑华为的大厦。
因为这个时候MPLS TE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在现有的ETH技术上解决以太网的QOS/HA/OAM/SCALE问题,各路神仙开始各显身手,此期间主要是在HA上投入,然后是scale,最后是QOS,OAM基本上没大进展,后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技术,这部分的时间,主要在2000-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