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njusri
因为结构上定了上中下,只好把下写完,可能会比较鸡肋一点。
补充一点TE的内容:TE因为比较复杂,所以TE LSP/TUNNEL在早期的capability是不大的,一般都建议用在CORE,而一些tier1的运营商CORE也很大,后来capability扩大了很多,但是如果要扩大到全网的TE,PE上问题未必很大,毕竟,并不需要和所有的PE都要全链接,但是P上可能有有些恐怖了,因为越是核心的P,越是有很多PE互联要经过它。所以仍然需要一些TE交换/分段PE/分层BGP等技术来解决扩展性的问题。在具体部署上,客户既希望能手动控制路由的选择,又要求能自动完成部署。
曾经在这个大章的开始,痛贬C65/76,其实是有失公允,人在一定情绪和情势需求下的语言和文字虽然不免精彩,但也难免偏颇,对于C76/65就是,其实C76/65的成功是非常好的case,低价单板和高价单板共平台,在市场上有很多好的效果,一些实力有限的运营商,喜欢便宜的定西,不会一次就买一个功能很好的东西,虽然许多功能现在不用,但可能以后用。那么OK,给你便宜的单板,但后来当需要新功能的时候,只要合同没问题,那么需要物理更换成贵的单板,C合情合理很爽的又隔了一茬韭菜。类似的这种手段,在C的模式影响下,虽然大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但还是C用得最娴熟老道。
AL的新ME方案有了成功的开始并打下了良好的系统架构和方案架构,那么接下来的完善相对就比较容易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些ME上用的技术。
1、 ETH OAM问题:802.1ag(CFM)/802.3ah(EFM)/Y.1731,其中以Y.1731最全,但协议规定的配置方法比较复杂,尤其是802.1ag和Y.1731定义的MEP/MIP等等一系列概念最麻烦,如果完全按照协议规定的方式去做配置命令,本身就会带来一些OAM问题,所以实现的时候最好做UI上的简化处理。
2、 环路保护问题:VPLS本身通过水平分割来解决环路问题,但是并不能阻止CE网络本身带来的路由环路问题为城域网的影响,尤其是在CE双归的时候,环路的几率就变大了,所以需要一些机制来处理,比如ALU的mac flapping(部分的解决),或者通过单独loop检查报文,再有就是STP in VPLS,把STP跑在VPLS里,感觉就很烦,总之这些解决方案都不是很好,最好在网络方案上避免环路,从这一点,个人不是很喜欢VPLS,纯VPLS带来的麻烦和好处可能是一样多。
3、 MAC地址问题:VPLS带来大量的MAC地址,所以只好想办法解决,一个是拼命扩大MAC地址容量,比如到1M;再就是在某些场景下并不真正需要MAC学习,那么禁止VLAN内MAC学习,还有就是把PBB用在VPLS里,解决某些特殊场景下的MAC容量问题,和环路一样,这些方法都让人感觉不爽,以太网的一些基本问题,新ME的VPLS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所以个人不喜欢VPLS。
4、 Reliability问题:SMARK LINK是思科的首创,TRUNK是标准协议,而MC-TRUNK是ALU的首创,本身其实并不复杂,SMART LINK可能是和MC-TRUNK类似的东西,但具体内容没看,目前更多的是MC-TRUNK。
5、 slow protocol处理:慢协议其实就是native Ethernet上的L2协议簇,需要能灵活的定义那些透传,哪些终结。
AL的在ME的是市场份额是不错的,但是在其整体的revenue中,应该是可以忽略的,AL最新在有一些做cluster向CORE扩展的roadmap,但整体上,还没有看到其全面进军数通市场的决心和策略,这一点,和华为最近的表现是有一定区别。
另外提一点电力上网和cable上网,忽悠是不顶用的,电力的强弱电干扰问题和cable的共享网络结构问题,目前基本上没解,所以只有很少的电力和cable上网用户。
本来靓丽的AL新ME,用此章草草收尾,似乎预示着这个ME方案也该变一变了。